张女士在亚美尼亚做试管后成功怀孕,但在孕6周的一次B超检查中却发现卵巢上有一个2cm左右的囊肿,医生初步诊断为“黄体囊肿”。这让原本满心欢喜的张女士瞬间紧张起来:“这个囊肿是不是肿瘤?会不会影响宝宝?我是不是需要做手术?”
其实,像张女士这样的情况在试管受孕的准妈妈中并不少见。很多准妈妈在得知自己有黄体囊肿后,都会陷入焦虑,担心它会威胁到孕期安全和胎儿健康。但欧亚试管专家强调,黄体囊肿大部分情况下属于生理性现象,只要科学应对,并不会对妊娠造成不良影响。
欧亚试管专家表示,黄体囊肿是卵巢在排卵后形成的一种囊性结构,与女性体内的激素变化密切相关。正常情况下,女性排卵后,卵泡壁会塌陷、增厚,形成“黄体”。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酮和雌激素,为受精卵着床和早期妊娠提供充足的激素支持。如果卵子未受精,黄体就会逐渐萎缩,形成白体并消失。但如果卵子成功受精并开始妊娠,黄体就会继续发育,为孕期提供激素保障。在这个过程中,若黄体腔内积聚了过多的液体,导致黄体体积增大形成囊肿,就被称为“黄体囊肿”。
对于通过试管受孕的准妈妈来说,由于促排卵阶段使用了促性腺激素药物,会促使多个卵泡发育成熟,排卵后形成的黄体数量可能更多、体积更大,因此出现黄体囊肿的概率相对自然受孕女性会略高一些。但需要明确的是,绝大多数黄体囊肿属于生理性囊肿,会随着孕期的进展(通常在孕12周后,胎盘形成并能自主分泌激素时)会逐渐萎缩、消失,不会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伤害。
不过,虽然生理性黄体囊肿通常没有明显症状,但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异常表现,准妈妈们需要留意自身变化,及时发现问题。
1、腹部不适或疼痛
如果黄体囊肿体积较大(超过5cm),可能会因囊肿牵拉、压迫周围组织,导致下腹部隐痛、坠胀感;若囊肿发生轻微扭转,可能会出现突发性的一侧下腹痛,疼痛程度较轻,休息后可能缓解。
2、月经异常(孕早期前)
在试管移植后尚未确认怀孕的阶段,如果存在黄体囊肿,可能会出现月经推迟、经量减少等情况,但这一症状与早孕反应容易混淆,需通过血HCG检测和B超检查来区分。
欧亚试管专家强调,大部分黄体囊肿没有明显症状,多是在常规产检B超中偶然发现的。因此,准妈妈们无需过度关注身体是否有“异常反应”,定期产检、遵医嘱复查才是关键。
如果B超检查显示黄体囊肿直径小于3cm,且没有任何不适症状,经医生判断为生理性囊肿,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,只需定期观察即可。如果黄体囊肿直径超过3cm,或在复查过程中发现囊肿持续增大,甚至出现腹痛、腹胀等不适症状,就需要提高警惕,密切监测囊肿变化,必要时进行干预治疗。
对于较大的黄体囊肿,医生通常会建议每1周复查一次B超,同时监测孕酮、HCG等激素水平,评估囊肿对激素分泌和妊娠的影响。如果囊肿稳定且无明显症状,可继续观察至孕12周后,看是否会自然萎缩。
若出现轻微腹痛,可在医生指导下卧床休息,避免剧烈活动,同时使用保胎药物(如黄体酮制剂),维持激素稳定,预防流产。若囊肿发生破裂或扭转,出现剧烈腹痛、恶心呕吐、血压下降等急症表现,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。欧亚试管专家强调,此类手术多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,创伤小、恢复快,只要及时处理,一般不会影响胎儿发育。
日常防护:为孕期健康保驾护航
无论黄体囊肿大小如何,准妈妈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做好防护措施,降低风险,保障孕期安全。欧亚试管专家给出以下几点建议:
1、避免剧烈运动,减少腹部刺激
孕早期应避免跑步、跳跃、游泳、重体力劳动等剧烈运动,也不要做腹部按摩、挤压等动作,防止囊肿因外力作用发生扭转或破裂。
2、保持良好心态,避免过度焦虑
焦虑、紧张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,不利于囊肿消退和胎儿发育。准妈妈可以通过听音乐、阅读、与其他孕妈交流等方式放松心情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。
电话:400-0776-521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二区3号楼601
微信扫码咨询
微信VIP客服